Red Dead Redemption 2 观玩笔记(二)
注意:文章含大量剧透
一眨眼地功夫,三个月过去了,冬去春来,气温依旧低寒。Red Dead Redemption 2 已经通关了很久,后来又和朋友玩了一阵子 Red Dead Online。今天周末终于有空整理一下笔记和感受,虽然也许不够当下写的真切,但也多了一层回忆笼罩的余温。
我记得一年前在网上到一个网友评论RDR2说, “ 一路让Arthur做尽了好事,开启圣人模式,可故事却最后还让他落得个这样的结局,根本不在乎玩家的感受。" 当时看到这样的评论,我还想是否在说游戏机制其实不够自由,导致玩家得在看似开放的环境中,其实只能做很少的尝试?毕竟前几年有不少打着“全开放沙盘”宣传的游戏,并未能实现真正地自由。当然自己玩了RDR2以后发现这位网友的质疑的问题,其实和开放世界关系不大。反而我觉得他关注的问题是个文学问题,那就是所谓什么是严肃文学。
严肃文学 VS 通俗文学
我记得许子东老师曾经粗略的概括过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区别,那就是有没有好人与坏人的明显区别。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一开始也学是通俗文学,但写到《天龙八部》和《鹿鼎记》时,读者已经很难简单地评判其很多人物到底算是好人还是坏人了。若一个故事的主角,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,那要让读者对其产生代入感,产生喜爱之情,为其揪心的同时,读者势必也是在自己内心进行很多违背传统道德认知的纠结。当你开始同情并理解一个动不动就开枪,以抢劫为生的西部镖客时,不免也会若扪心自问,什么是正义什么才是道德呢?
所以在这个意义上,RDR2说是一部严肃文学作品并不未过。在这个文明即将取代西部蛮荒的变革时代,以Arthur Morgan为叙事主角为主的这群匪徒,或从小失去亲人,或由于种种原因流离失所,被帮派头目Van der Linde收留,在帮派中互相扶持地长大、生存。而帮派里的男男女女,又都能为了每个人的需求仗义出手,从其他强盗手里解救并收留了寡妇Sadie Adler;为了救回John被绑架的儿子,他们又不惜与城镇的警察与黑帮发生正面冲突,被全民通缉,不得不再次逃亡。如果光从这个角度来看,你可能很难觉得这些人坏。可站在游戏里的NPC与平民的角度俩看,这群人又可谓无恶不作。从袭击火车到拦路抢劫,破坏道路桥梁,从不吝啬武力袭击其他帮派。为的是什么?用 Van der Linde的话说,“为了可以远走高飞,买一块地,过平静自主的生活” —— 竟然又是如此良民的愿景。
Arthur身为Outlaw,本就是站在Law的对立面。游戏的日常任务和故事主线保证了玩家不可能完全放弃Arthur的背景身份,去成为一个良民。然而游戏却又设计了种种任务和对话,让玩家可以在这条道德的红线前后来回行走,得到自主选择体验。既能亲身感受放任自由的危险,也可以赢得他人道德赞赏的喜悦,只有在获得了丰富的(自主地)私人体验的前提下,才最终能让救赎成为的可能。这种人性真实的矛盾纠结与自我怀疑,通过Arthur的遭遇恰如其分地交织在一起,让玩家同Arthur一起,不断艰难地面对每个人性地选择。
The Van der Linde Gang |
救赎 VS 沉沦
我想了很久救赎的中文反义词是什么,都没能找到很确定的回答。英文 Redemption的反义词有 adulteration 与corruption,两个词都很有意思,而我最终觉得RDR2里的救赎的对立面,更适合用沉沦来表示。
和Arthur的救赎行为形成对比的,比较明显的是他昔日的首领Van der Linde。在Arthur看来,Van der Linde的行为已经不在是盗亦有道,他以为自己可以在道德与规则之间游走,却不知他利用别人,也屡次被别人利用。在游戏后半部,Van der Linde的一意孤行更是直接造成了无数昔日伙伴地死亡。他沉沦于实现自己的欲望越深,也越来越不在乎牺牲他人来达到目的。
另一个在我看来沉沦于过去的人物,也是我很喜欢一个女性角色,就是Sadie Adler。这个被强盗杀害了丈夫的寡妇,在游戏开始很久都怀揣着破碎的过去和一颗绝望的心,Arthur大概是她唯一愿意为之交心的人。最后她终于复仇成功,可从她的脸上,却依旧读不出生活的意义。Sadie Adler和Arthur的情谊让人动容,他们以及游戏里很多让人喜爱的角色,无一不翻滚在时代的浪潮中,追求着人与人的温暖,却一直经历着失去。Sadie Adler最后并没有选择和Johan与Abigail 还有Uncle 过那种日常百姓的和平生活,而是成为了赏金猎人,自此以她也更多地独来独往。也许不断失去重要的人的伤痕,在她心中永远无法完全愈合。
有意思的是,西部大陆上沉沦的不只这些不法之徒。在故事中,从警察到军队到老百姓,几乎无人是完美的正义之士。例如在游戏的一开始, Arthur就被告知他们逃亡来至的这块土地,曾今是印第安人的家园。Wapiti 部落首长的儿子Eagle Flies,也依旧沉沦于复仇的深渊。若不是Arthur等人的相助,他最终几乎断送了姓名却也没能争取回早已失去的土地。游戏的后半部,军队和执法者,更不惜使出各种手段来挑唆印第安部落年轻人对当地政府的仇恨,最终利用他们的反抗作为彻底 “惩治暴徒” 的 “正义” 理由。
这类事件在最最当下的政治生活里,依旧层出不穷。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暴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暴民?回想看有哪一种社会的建立,是通过和平手段谈判而来的呢?微乎其微。从法国大革命,到各个王朝、政府的更迭。最终定义“正义”的,却又是当初使用暴力推翻原来执政者的人。“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” 这句话一直提醒着我们,历史的真实性永远在流动。而每个一通过暴力上位为当政者的政府,又无不以例外的会将 ”暴力“ 视为 “违法” 行径,却同时将军队这类暴力机构纳入旗下,作为政府的保护。这到底是虚伪的做法吗?
救赎的意义
回到最初那个网友的评论,Arthur若从头到底都是一个好人,那何来救赎?整个游戏最重要的motive也不存在了,整个故事也不会如此动人。Red Dead Redemption 2的中文翻译《荒野大镖客2》,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翻译,因为它完全忽视了Redemption才是重点。个人愚见,也许可以翻译成《赤亡救赎》?救赎之所以是游戏的重点,是因为在游戏里实现了自我救赎的远不止Arthur一人。除了Saint Denis的修女,路边的盲人,Valentine的断臂乞讨者,还有玩家我们自己。从去年圣诞节到1月底,我花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每日每夜的玩,尽量多走支线。几百个小时的游戏时长里,我遇到了无数其他角色,有的只有一面之交,有的我跟到了支线的最终章。Arthur死后,一开始操作John时我整个人非常抗拒,感觉跟朝夕相处的角色一起了这么久,有种那些一同经历了这么多起伏的自我,已经成为了Arthur的一部分,我怎么能是John? 当Arthur的故事线终止了,我的一部分仿佛也随他一起死去了般惆怅,心里空空荡荡的。
救赎的旅途似乎还却了最后一步,于是我终于决定要找到Arthur的墓地。
当终于在一处高山的悬崖边找到了Arthur的墓地后,我欣喜地发现,墓地上放满了鲜花。(后来知道墓地上有多少鲜花和Arthur之前的荣誉程度有关)西部的高山间冷风萧萧,寂寥无人。从悬崖望去却又能看到令人屏息的美景。Arthur确凿无疑地死了,他的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。我曾想过各种Arthur没死的结局,但感觉故事都没有更好。而正因为他的死亡 (无论是疾病导致,还是命运如此)我与他一起经历的救赎之旅变得更令人难忘。如今看到这些花时,我不由会想这都是谁送来的花呢?都有谁来怀念他呢?
但我知道终究有人记得他,那一刻感觉投射到Arthur身上的自我也得到了救赎。救赎的意义,是对自身行为的自审,Arthur在生前做到了,这些花就是证据。未来在我时不时回忆起游戏里的风景、人与事时,也会多么欣慰Arthur的墓地上有花在开放。
RIP Arthur Morgan |
Arthur Morgan
在我玩的那么多游戏,甚至影视文学作品里,十分少有这样一个角色能让我如此为之动容。也许这恰恰是游戏塑造角色的优势,在长达几百个小时的时间里,我即是他,是和他一起做选择的人,也是经历他一切坎坷遭遇的观众。Arthur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,甚至很多时候他笨手笨脚,犹豫不决。从他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的力量,并非神枪手的技艺,也并非有过人的勇猛与正义感。最让我感动的,也是最让我感同深受的,是他内心对人对世界的质朴与包容,是他对周遭人物悲惨遭遇的同情,以及他面对沉沦的拒绝。他的救赎之旅是坎坷的,这也许间接导致了Van der Linde这个大集体最终的分裂,但他坚定地站在了需要帮助的人们的一边。他的热心与好意也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,然而他的这种精神,不但影响了游戏中他周围的人,也影响着作为玩家的我。
我希望能成为他这样的人。在一个纷杂充斥着自私的世界里,他能同情所有人;在看低他人之前,他会先看低自己。但哪怕能力有限,知道悲伤与背叛不可避免,也尽力助别人一臂之力。例如当他在解救黑奴和支持女性参政权的时候,他真的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理念吗?我想可能没有,但模模糊糊地,Arthur一直愿意站在弱势的一方。他虽然被同伴信任,但也不是所有人的大救星,无论在游戏的哪个阶段,他都没有获得超人的能力,随时可能被路人乱枪杀死。但我很难想象出任何一个作品里的人物能让我感觉,我的生活里也想要这样一个伙伴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