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, 2021

始まります!

Image
学日语这件事大概从我14岁开始尝试,包括一次正经学习班及两次私教,可谓屡战屡败。反思一下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,初中时只带着一股想看动漫的热情就去报了个暑假班。但老师教得太快,我又不太懂学习方法,很快就跟不上了,一开学也就不了了之。再后来的两次都是工作以后去找的私教,没有学下去的原因主要是穷。一节课2、30磅,加上工作忙没好好复习,又很快放弃了。 可每次看到喜欢的动漫和综艺出了生肉番,自己却看不懂,总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憋屈。如今我看英文世界的书籍广播都很轻松了,所以心理上很难接受要重新依赖字幕这件事,感觉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却被一拳打了回幼儿园似的。于此同时,近几年来我还意识到,只要有字幕,我的观影体验就多少都会被字幕打扰到。即使字幕和对话是同一语言,更别说那种全得靠字幕的片子了。就像这个著名的 注意力测试 ,很可能我看了半天电影,一半内容都错过了。 另外,这几年来我对翻译的兴趣大增,时不时会琢磨一句话的中翻英/英翻中,到底要怎么表达,深感语言之复杂和人类交流之暧昧。说到翻译就不得不提到林少华,身为我非常喜欢的日本作者村上春树的中文翻译之一,我读的大部分村上的作品都是林少华的译本。虽然我很认同翻译就是【再创作】,而且要实现百分百原汁原味的翻译几乎不可能,但林少华的【再创作】也未免太个人化了。退一万步说,他创作了一套林少华体的村上语言就算了,可翻译要有基本的准确性。可他翻译的版本里常常出现很明显的错译,甚至自以为是的改动,真的很难让人接受。 所以这怎么办,不想靠别人就只能自己动手学日文了。 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会一点,但什么都不精通的三脚猫。每次看到那些吉他手,钢琴演奏家,运动员,木匠石匠,将自身的技艺磨练得鬼斧神工,我都无比仰慕。有人说画画也算你拿得出手得技能了,也许是吧,但我深知自己的水平还远不及行业内的前辈高手们。同时我也认同 “艺术的好坏是非常主观的” 这一观点。技艺不同于艺术,强就是强,厉害就是厉害,不存在什么“从新古典派看来,现代艺术中的解构主义到底能否被叫做艺术?” 这种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的争论。 而语言也正好属于 “懂了就是懂了,不懂就是不懂” 的那类技能。我真的想要攻克日语这道难关,也想要变得厉害,希望能拥有一门扎实的一技之长。而且我越来越觉得语言大概是如今世间唯一尚存的【魔法】。单单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就能使其站定,回头,感到幸福或惶恐,那若掌握了一门

世界叫我闭嘴回家吃饭

Image
我从注册豆瓣的第一天起直到今天都是用的PC端,最重要的理由还是是觉得网络生活应该和实体生活分开。90-2000年代的时候,因为硬件和技术的原因,上网需要很多条件,因此这两者的确是可以分开的。可是智能手机出来后,这两者的边界就越来越模糊了。原本要跟网友抬杠得去网吧,起码家里得有个人电脑,可现在早上醒来打开手机,还躺在床上呢全世界的坏消息就能直接糊脸上。这可不好。What a shit way to start a day. 网络的便利渗透进了生活的内部后,它的不良影响也跟着一起入侵了。豆瓣APP我在手机上删了又装,装了又删,最后还是没有装。就事论事,这款APP的设计和交互都设计得挺不错,但只是心里还是觉得,如果我贪图小方便,更长远看就会失去大方便。这里的小方便其实再仔细想想,无非就是省去了我从沙发上爬起来去开电脑的那几秒钟。而长远的大方便却是:拥有能轻松地离开网络对一个人的影响的能力,无论是物理上还是心理上。这样一比较,用大方便去换小方便是十分不理性的,简直是赔本买卖。 可人类就是一个目光短浅的生物,听上去有点刺耳,但可惜这就是事实。 无论科学实验表明,人类都不太擅长放弃短期诱惑而以更长远的利益作为考虑。其实这样的表现还是归功于【我们过于高速发展的科技】vs【 跟不上科技发展的哺乳动物大脑回路】。例如很多人都不愿意考虑十年以后的事情,例如购买健康保险或者长期稳定的投资。前阵子我才知道,之前有个很火的【拍照让人变老】的App的团队设计初衷,其实就是希望能通过让我们能“看见”自己年老的样子,让人们能认识到自己真的是会变老的事实,从而唤起我们对未来健康投资的意识。 我一直觉得太习惯或者依赖某样东西,其实是逐渐失去自由的征兆。很多上瘾者,无论要毒瘾赌瘾网瘾),最可悲的其实都是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。“不就用个APP嘛,咋还上升到这个高度了呢。 ” 有些人不免会说。但我通过观察得出结论,很多事情都是潜移默化地形成的,尤其是【习惯】,一旦习惯了就很难改变,只能尽量不要去习惯它。本来世界上没有外卖这回事,要不自己做饭要不出去吃。但习惯了外卖以后,虽然看似自己是方便了一点(其实我并没有觉得很方便,贵不说还要等很久,既没有自己做的健康也没有出去吃的喜悦),但却制造出更多的问题。例如外卖劳工的薪酬问题,外卖的视频安全问题,骑手与财团的不平等雇佣关系问题,交通问题,等等……。而便捷的吸引力

它将继续出发抵达更远的地方

Image
想要写这故事的念头,大概从一年前左右就开始隐约在脑中孕育。 一开始只有零碎的句子,慢慢地,只言片语发展成一个场景、一片光影、若干人物。我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,便只是有意识地把它们装进脑中的一个盒子中。之后的几个月里,不管在看什么剧,听什么音乐,读什么书,我都不由自主地想,能不能把从这些作品里获得的灵感也扔到那个盒子里去。直到最近,感觉这个盒子已经爆满,必须把这些念头全部摊在面前逐一审视——就突然明白,啊,原来我想要写一个这样故事。 后来有一天吃饭时,我把想好的故事梗概跟先生聊了聊,结果他对我自以为很有趣的那些情节都反应平平,反倒觉得我一笔带过的主角和其父母羁绊的部分比较吸引人。这个本来是作为人物设定的背景材料,当时我并没有打算着重描写,但他却说,反倒这部分听上去很吸引人,因为那些情感很真实,让人能感同身受,于是忍不住想要知道更多。 我记得在不同的书里,曾听过两种不同的关于写作/创作的建议。 其一,是相对普遍地,建议作者 "Write what you know" 例如自己的生活经历,亲身的体验,熟悉的专业领域等等。其二,建议来自例如Steal like an Artist的作者 Austin Kleon,鼓励人们 "Write what you like"。 Steal like an Artist by  Austin Kleon 这两种意见,其实并不矛盾。前者十分理性,后者更加容易理解,而且它提供了一个突破常规的创作思路。这其实是许多独立游戏制作者,开始着手开发自己的第一款游戏的初衷。因为太喜欢玩xxx游戏了,自己玩上一万遍还不够,还要自己再开发一个玩。我本身就是因为喜欢解谜游戏,所以老想着自己也能做一个类似的解谜游戏,最后开发了 《月影之塔》 。 如今我已经能充分意认识到,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【原创】的。以前我之所以觉得某某创意惊为天人,只是了解的太少而已。尤其是故事与小说,从各种神话传说、经典巨著到通俗作品,当今世界已经很难再横空出世一个从来没有人听过的故事。荣格的理论也告诉我们,所有人的DNA里也许都保留着我们所有祖先曾共同经历过故事 Archetype ,所以各个民族的传说都具有相似性,我们也很容易就接受里面看似奇怪情节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能在观赏通俗作品时,例如《终结者》系列,面对导演特意设计的符号,元素和原

About

Betty的博客。生活在前,感想在后。